
宋雪苹 张波 郭雁冰,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306医院),中医科
医研部医学科普中心 刘燕/崔彦 编辑
很多人总是睡不醒,没精打采;中年人常感颈肩酸痛,头晕眼花;老年人心中憋闷、头脑犯晕,这些都是身体“亚健康”状态,快来看看中医专家推荐的保健穴,一起做起来吧!
1. 颈椎不适:肩中俞
“肩中俞穴”位于背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两寸。
肩背痛、颈椎病时可常按压这个穴位,促进颈部、脑部血液供给。对于咳嗽、气喘、看不清东西时,也可按压这个穴位,效果不错,按压时感到酸胀为宜。
2. 肩部不好:肩井
“肩井穴”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肩周炎、五十肩、肩颈方面的疾病找“肩井穴”。肩部问题就找肩井来按压,必定可以手到病除。除此之外,头部酸痛、眼睛疲劳、耳鸣、落枕等问题,也可以按压肩井穴来缓解。
3. 感冒:风池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与耳垂齐平后发际的凹陷处。
血压高了,按什么穴位?感冒了,按什么穴位?落枕了,按什么穴位?记不住什么东西了,按什么穴位?一个穴位,就可以负责这么多问题,它就是风池穴。按压风池穴,可以增加颈部、脑部血流量,缓解颈部僵硬,增强有关大脑功能的问题,如记忆力等。
4. 上火咽痛:曲池
“曲池穴”位于肘部,屈肘最高点。
上火发炎,咽喉疼痛不舒服,该怎么办?按按曲池穴,就可以达到清热祛火的目的,对于因热、干导致的便秘,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此外,风池穴也可以降压,但降压效果最好的其实是曲池穴,如果血压居高不下,除了药物调理外,试试这最管用的曲池穴,看能不能把高高在上的血压降下来。

5. 滋养大脑:百会
“百会穴”位于顶中央凹陷处。
要养生,少不了百会穴。想要滋补大脑,不用花钱买什么脑白金、黄金搭档等保健品,自己身上就有个滋补大脑的穴位,就是百会穴。大小便憋不住,很是尴尬,是影响社交的危险分子。如果有这种情况,按压百会穴,也可以进行缓解。
6. 心痛胃痛:内关
“内关穴”位于腕臂内侧,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腕横纹上2寸。
心绞痛发作,身上也有一个救命药,就是内关穴。如果突感心前区和胸骨后剧烈疼痛,放射至左肩及左上肢内侧,胸痛有紧闷及压迫感,有窒息感觉等,应停下所有活动,坐下或躺下,用指掐内关穴,起到急救作用后,再及时拨打120。内关穴,对于晕车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7. 手脚麻木:太冲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太冲穴有个俗名,叫“出气包”,顾名思义,生气时就拿它出出气,按、压、揉,从而达到疏肝解郁,畅通气血的目的,避免生气伤了身。如果按压这个穴位的时候有压痛感,那一定有问题,如果没有感觉,也不妨多按揉,有时麻木、气血不通等也可能导致没有压痛感。适度微痛、循序渐进为宜。

8. 肾虚腰痛:肾腧
“肾俞穴”位于后腰与肚脐正对的穴位为命门,命门穴旁开1.5寸就是肾俞穴。
这是补肾抗衰老的好穴位,不仅男性,老人、妇女等也应常按揉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腰酸腰痛,治疗肾虚。
9. 痛经美容:三阴交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四指宽,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
女性想要美容,除了贵重的养颜圣品,不妨求助一下身上的美容穴,三阴交。没事按一按,揉一揉,就可以保护女性子宫,让皮肤从内而外水嫩,减缓皱纹发生。痛经也可以求助于三阴交,按揉几分钟,疼痛就会缓解,但不痛的时候不要按。孕妇要注意,不要按揉这个穴位。
10. 补阳强身: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胫骨旁开一横指。
滋阴要找三阴交,补阳就要找足三里了。不仅可以补阳补气,还可以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