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是产科危机重症,是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或猝死等,是产科罕见的、极其危重的并发症,临床处理非常困难、救治难度很大。若抢救不及时可能会出现DIC、严重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羊水栓塞发病率约在4/10万~6/10万,死亡率最高可达80%以上,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突发羊水栓塞 孕妈命悬一线
2月12日凌晨4点,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正在进行一场与时间、与生命赛跑的抢救工作。
据了解,这位孕妇名叫莉莉,是一位34岁的二胎妈妈,出于对郑大三附院产科专业团队的信任,她选择来到了郑大三附院分娩。
莉莉分娩时,前期很顺利。但在凌晨3:55时,她在宫口开全后突然出现咳嗽、烦躁及憋闷感,紧接着出现了反应迟钝、意识障碍、监测不到胎心等情况,血压往下掉,生命监测仪显示血压下降至70/50mmHg,血氧饱和度降至80%……
郑大三附院医生和助产士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初步判断莉莉很可能发生了羊水栓塞,随即启动羊水栓塞抢救应急预案。由产科、麻醉科、ICU、手术室、儿科等多学科二十多人组成的抢救团队也在产科主任许雅娟带领指导下立即进行了紧急剖宫产手术,一场生死时速的抢救就此展开。

多学科紧密协作,孕妇化险为夷!
经过短暂而又漫长的9分钟,4:04一名男婴顺利娩出。经过儿科医生及助产士的抢救复苏,新生儿发出了嘹亮的啼哭,所有人都长舒了一口气。
但胎儿娩出后,产妇子宫收缩差,创面出血汹涌,术野大面积渗血,血压在继续下降,短时间内出血超过3000mL,并且还在继续快速增多,血液不凝,院级多学科抢救团队考虑到产妇发生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难治性产后大出血,为抢救年轻的产妇生命,抢救团队果断决定切除子宫。
手术台上,几位医护人员娴熟配合、谨慎操作、严密止血。手术台下,抢救团队各司其职,有条不紊,进展有序。产科病区主任胡孟彩、产房主任韩宁、护士长王璐从容不迫地沟通,行政总值班、党办主任林静和医务部副主任徐云飞协调组织运送急救药物、血制品的配送和多科室之间的合作,麻醉科主任姜丽华和手术室总护士长王立新在现场参与维持血压、心率、呼吸,开展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插管等,重症医学科、输血科、检验科、药房等科室给予了全力支持。
终于,经过惊心动魄四个多小时的抢救,在医务人员通力协作及共同努力下,莉莉原本苍白的面色渐渐转为红润,手术创面彻底止血、生命体征也趋于平稳。大家终于把她从“鬼门关”拉了回来!随后莉莉转入重症医学科进行进一步治疗,新生儿也在复苏后转入新生儿科观察治疗。

目前,经过新生儿科、重症医学科、产科精心的治疗护理,莉莉和孩子都已康复出院。
莉莉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死神的考验,与郑大三附院产科对急危重症的早期识别及应急预案的有效落实、团队的通力合作密不可分。未来,郑大三附院将持续致力于保障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用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护理技术,不断创造生命的奇迹。
来源:郑大三附院(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